中国废旧物资网资讯平台:海关总署从2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绿篱行动。据悉,今年2月至4月,共查证走私废物80余万吨,其中90%废物涉及废金属、废塑料和废纸,涉案价值17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1月至4月,全国海关监管进口废物1907万吨,同比增长0.7%,主要来自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及香港等地。其中进口“三废”(废金属、废塑料和废纸)1622万吨,价值1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和3.9%。
2月至4月,全国海关监管现场查获固体废物走私违规案337起,案值17亿元人民币,其中查获三废案225起,案值达16亿元;缉私部门立案侦办55起,查证走私各类废物800129吨,其中包括洋垃圾及可利用的固体废物。
此外,海关已稽查固体废物进口及加工利用1044家,查发247家企业存在冒领、租用、转让许可证、低保价格、擅自销售、空壳企业等,涉及货值6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绿篱”行动其中一项打击重点是走私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列名的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害废物等。另外,通过沿海、沿边地区偷运以及货运渠道采用藏匿、伪报等方式走私国家禁止进口和不符合环境控制标准的进口固体废物也被重点打击。
据悉,由于沿海沿边的打击力度加强,洋垃圾运输可能会向内地口岸漂移;此外,由于加大缉查集装箱进行加藏货物,走私洋垃圾可能会通过其他的物品进行加藏。因此,“洋垃圾”和可再生利用的固体废物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