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企业的亿万商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布局的调整和企业的改制,各地曾经红红火火的废品回收行业逐渐分散瓦解。据悉,每年我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废钢铁被卖到小冶炼厂,而小冶炼厂粗糙加工,不但煤、电等紧缺能源大量浪费,而且生产质量也比较低劣。
一些再生企业近年来也处境艰难。一方面,废品原料面临激烈争夺,来路越来越窄,加工成本也不断提高。同时,这些企业也都面临着如何尽量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赵先生正是因为看中了这块市场里的巨大潜力,两年前和其他两位股东一起投资2.4亿,共同兴建了再生资源公司。
在对国内的回收市场、再生企业进行调研后,赵先生决定投资于PET塑料。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装可乐、雪碧的塑料瓶就是用这种原料加工而成的。目前我国每年PET塑料瓶的消费量很高。这些垃圾原料从垃圾筒里捡来,目前国内一吨5000多元,通过加工做成相应产品,一吨的价格为1.2万元,价格翻了一番。并且如果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加工,这种原料的损耗量仅为10%,也就是说一吨的废塑料瓶可以做出0.9吨的可用原料。
据介绍,工厂建成后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左右。进行规模化经营,一个可以减少对水、电等资源的浪费,生产线上的用水都能够尽最大可能循环使用。第二个,整个生产过程是清洁化。工厂内不设有露天的废旧瓶子的堆放地,而是由中转站对塑料瓶进行简单的压缩和打包,然后用密封的车辆运送到工厂来。工厂的留存库只有一两个星期的量。这样,既充分节约了能源,又尽可能的做到环保,国内的汇源果汁,包括可口可乐等公司都表示了兴趣。
眼下,他最担心的是废旧塑料的回收价格。由于国内目前的垃圾回收中转站规模较小,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废旧塑料瓶来源、回收价格等都不太稳定。近期国家正在制定相关强制回收的管理办法,相信这种状况会很快有所改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