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川黔宝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赵先生
  • 电话:18798716626
  • 手机:15285529806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化发展资源化利用 贵阳今年试点垃圾分类收集
新闻中心
产业化发展资源化利用 贵阳今年试点垃圾分类收集
发布时间:2014-11-28        浏览次数:309        返回列表
核心提示:

  作为商务部确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贵阳市已建成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站、乡村绿色回收站500个,设置电池回收箱200个。

  中广网贵州4月7日消息 今年,贵阳市将试点垃圾分类收集,计划在社区、机关、学校新增50个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和50个电池回收箱,指定专业物资回收企业进入小区对垃圾进行分类收拣或收购;并通过制定社区公约等方式,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包装和投放,促进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化、资源化。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随着贵阳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垃圾排放量也随之上升。2009年底,全市日产垃圾总量在2000吨以上,而贵阳市目前运营使用的两大垃圾填埋场日设计处理能力总量仅为1400吨,两大垃圾填埋场已超负荷运转。

  “减少垃圾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类。”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周仁元介绍说:“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分好类,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据了解,垃圾混装致使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很低,而且,垃圾中还有一些有害物质,例如过期变质的药品、废电池、医疗垃圾等。这些有害物质直接填埋,将污染环境。

  贵阳垃圾分类处于起步阶段

  专家分析,不少城市的垃圾分类体系仅仅靠着拾荒者维系着,他们每天从居民小区里的垃圾箱、废弃的垃圾场里寻找可回收的物品,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垃圾填满的压力。但由于拾荒者在垃圾里翻找可以回收的垃圾,往往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了城市环境。

  目前,贵阳垃圾分类还在起步阶段,很多市民虽然知道垃圾该分类,但具体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并不清楚。街头设置了不少分类垃圾箱,但市民混丢垃圾现象严重,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在人流量较大的中华北路,记者看到,除个别市民在投放垃圾前,对垃圾进行区分外,大部分市民全然没注意垃圾分类的提示,随意将垃圾扔进箱中。不少垃圾箱里,不可回收的果皮和可回收的方便袋、塑料瓶混杂在一起。

  “应对垃圾分类好的居民给予奖励”

  作为商务部第一批试点城市,以电池回收箱为例,贵阳市从2008年以来,200个电池回收箱已回收了2000多公斤废旧电池。周仁元说:“这个数字虽不算多,但说明已有了一定效果。”他建议贵阳按“武汉模式”:市民拿一节电池可换取0.1元,试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电池的企业实行补贴。

  今年,贵阳市将试点垃圾分类收集,让更多绿色回收站走进市民生活,指定专业物资回收企业进入小区对垃圾进行分类收拣或收购;并通过制定社区公约等方式,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包装和投放,促进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化、资源化。

  周仁元认为,垃圾分类不仅需要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动员全民关注;同时需要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措施。例如对把垃圾分类好的居民给予奖励;对混装垃圾采取较高收费,对分类的垃圾。(来源: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