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站内搜索 |
新闻中心 2013钢市绝对不可能比2012差
发布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397 返回列表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钢铁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钢铁行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以往依靠金融杠杆放大资金规模,转移资金投向,依靠不同行业之间的利润差谋取利益的操作模式被一波又一波的银行收贷所压垮,各地层出不穷的跑路潮又加深了社会各界对钢贸行业的误解,传统的“类金融”模式操作的钢铁贸易业态迫切的需要转变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的传统钢铁贸易。目前的市场走势异常诡异,在期货价格大幅拉高的同时,现货走势却比较疲软,期现差价不断拉大,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对于下一阶段的钢价走势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下面笔者结合最新的形势变化,为大家作些简要的分析。 “城镇化”博弈“调结构”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其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是个特别有新意的提法。这正是与之前的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城镇化的最大区别所在:不是钢筋水泥的城镇化,不是城市空间扩张及推高GDP的城镇化,而是尽力促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紧密联系起来。一言以蔽之,未来中国城镇化就是农民进入城市的城镇化。这才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城镇化,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之动力。 农民进城,不仅需要提供大量的基本居住条件或住房,而且会完全改变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与收入水平,由此真正改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里,不仅会生发出大量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而且也能让进城后的农民各种消费水平全面提升。有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就业机会的增加,城市就能在这个过程中扩张与发展。同时,这种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及土地使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的节点。 城镇化被新一届领导集体列为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及最大潜在内需之源,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与信息蜂拥而来。但是,多数讨论的重点都放在城镇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上,放在农民入城的住房需求增长上,放在城镇化将培养6亿中产阶层的消费上。比如有观点就认为,未來1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增加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因此,房地产市场不仅仍是支柱产业,而城市楼价会继续上涨。这种对城镇化的理解,既背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与中央所强调的城镇化的内涵有较大偏离。如果说新阶段的“城镇化”是这样的思路,那与近十年来所推行城镇化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联想到近年来各地政府一般都在房价低迷之际,大规模开展拆迁工作,一方面房价低迷,动迁户心理期望值降低,拆迁难度降低,政府获得土地的拆迁总成本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大量拆迁,形成一定的刚需阶层,通过货币化安置,让原本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社会中下阶层获得购买能力,对低迷的楼市形成托底效应。 这次的“新型城镇化”也是借鉴这个思路,通过近两年的房地产调控实践看,虽然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但由于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过强,导致这两年,如建材等房地产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迹象明显,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行政化的“限购令”直接限制了大量房屋改善需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是不合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直接形成了市场和政府的对决。已经明文颁布的房地产调控条令和法规不可能取消,这样会形成市场对政府公信力的怀疑,造成市场期望的逆转,只能采用渐变和对冲的方式,消除前期房地产硬性调控的负面效应。 原料价格低位上行,钢价主动调整空间不大 11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为411.86点,环比上升21.12点,升幅为5.41%,涨幅较上月收窄1.77个百分点。其中: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为336.69点,环比上升5.25点,升幅为1.58%,较上月收窄0.24个百分点;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452.87点,环比上升29.78点,升幅为7.04%,较上月收窄2.61个百分点。(见下表)。 CIOPI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 项 目 11月末 10月末 环比升降 升降幅% CIOPI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411.86 390.74 21.12 5.41 1、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 336.69 331.44 5.25 1.58 2、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 452.87 423.09 29.78 7.04 11月末,国产铁精矿价格为866.36元/吨,环比上涨13.49元/吨,涨幅为1.58%;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格为122.32美元/吨,环比上涨8.04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为900.09元/吨,环比上涨57.63元/吨,涨幅为6.84%,比国产矿高4.26个百分点。 从各周情况看,国产铁精矿价格走势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已经出现背离,国产铁精矿价格第一周上涨、后三周连续小幅下跌,第四周价格比第一周价格低9.69元/吨,下降了1.1%,已呈现逐周下跌态势;进口铁矿石(粉矿)价格则是第一周上涨、第二周下跌、后两周连续上涨,第四周价格比第一周价格高4.53美元/吨,上涨了3.85%,呈波动上行走势。(见下表) 国产铁矿石和进口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表 项目 国产铁精矿价格 进口铁矿石价格 (元/吨) 到岸价格 折人民币价格 (美元/吨) (元/吨) 10月份 第四周 852.87 114.28 842.46 11月份 第一周 876.05 117.79 868.42 第二周 872.75 114.12 840.47 第三周 868.86 118.72 873.77 第四周 866.36 122.32 900.09 目前来看,房地产保持低速增长,基建项目增速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平稳,对钢材消费拉动作用平稳。从明年规划来看,铁路、基建、保障房仍将继续发力,铁道部暂定2013年全国铁路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5300亿元,高于2012年年初计划的5160亿元规模,住建部部长表示明年保障房计划开工数量不会低于500万套,有可能在600万套左右。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到临界点之上,释放经济筑底企稳的信号。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继续回升,反映企业去库存活动基本结束。 虽然数据反映有经济回升迹象,但是从贸易商反映的情况确是下游需求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没有根本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市场信心的期货价格先行走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加之近期股票市场强劲回升,但是从前期的负基差到目前的正基差,,短期内期货价格还有上行的空间,但是如果现货始终不跟随上涨的话,在目前期现价差在300元左右的情况下,期货价格上行的空间不是很大。 回到现货,现货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是今年由于资金偏紧,贸易商测算资金成本后,普遍采用在期货盘面上建立“虚拟库存”的形式冬储钢材,一方面便于进出,另一方面通过期货杠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大量库存积压在钢厂手中,钢厂只能通过打折促销的形式回笼资金,这样又压低了现货价格。 2013年钢价大预测 在2013年即将到来之际,本着客观实际的视角分析,2013年的钢价不可能比2012年差。一方面,通过近2年的市场挤压,钢价的水分已经被控干,大量贸易商退出钢贸行业,留下的都是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产业背景的大型贸易商,抗风险能力强,另一方面,“城镇化”政策的实行,不可避免放行大量房地产项目,房地产行业的变相松绑将带动大量钢材需求。据中钢协人士的判断,预计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将有2%左右的增幅,粗钢表观消费量将有3%左右的增幅 今年我国钢铁业的总体运行特点是“两高两低”,即高成本高产能,低增长低效益今年前10个月,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1%;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达7.23亿吨,同比增长3%左右重点大中型钢企是减产的,但中小钢铁企业同比增产了20%以上 从钢材消费的角度来看,今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增幅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今年前10个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仅增长1%,预计全年的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79亿吨,同比增长1.8%左右钢价也是大幅下降,今年前10个月国内钢材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1994年的水平,其中8月份的板材价格曾跌破1994年的水平钢价与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的“剪刀差”侵蚀了钢企的利润 综上,随着消费和投资的持续回暖,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的加大,明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仍将继续向好。钢材市场方面,目前正处冬季需求淡季,又逢季末年底,资金面持续偏紧,受制于资金压力,贸易商冬储意愿普遍不强,而钢厂的开工率依然维持高位,供需矛盾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加上近期气候寒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大型项目的延期开工或者施工强度减弱,对短期的钢材需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笔者认为短期内钢材市场仍将延续强势震荡格局,真正好转或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或许真会出现“节节高”的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