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9日电(姚友明 张帆)“缺爸就找‘爸’,缺妈就寻‘妈’,‘爸妈’齐了还得再给个‘哥哥’‘姐姐’。”暑假即将来临,吉林省延吉市所辖78个社区的20个“留守儿童之家”已经做好了准备:由社区出面做好“监护人”,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10岁的朝鲜族女孩金妍廷现在上小学四年级,由于父母离异且都在外打工,她只能与奶奶在一起生活。她不爱说话,看上去也比同龄人瘦小许多。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淑清告诉记者:“怎样让这些孩子的暑假生活安全、快乐又不失意义?这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了很长时间。”
社区出面做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想法最初形成于2007年。“夏天在社区散步,就发现很多年幼的留守孩子由老人领着,见着女人就喊妈妈,见着男人就喊爸爸,特别招人怜爱。”丹英社区工作人员南影向记者介绍说,后来,当听说外地一些留守儿童在暑假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之后,她们为留守儿童做些事情的心情就更急迫了。
为了给社区内39名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家”,丹英社区与驻街的边防、消防、州畜牧局等单位展开合作,从社会上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暑假和平日的周末,“兵爸爸”会按时带孩子去野外登山、游玩、陶冶情操、形塑品格;而“代理妈妈”不仅会帮助孩子换洗衣服、理发、做饭,而且还积极与孩子及其爷爷奶奶聊天,嘘寒问暖、及时了解其心理动向;“哥哥姐姐”则来到社区,与留守儿童聊天并为其辅导功课。
“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充实了、学习成绩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为家里的老人分担家务,更有责任心了,看到这些,大家的心里都挺‘热乎’的。”王淑清说。
在丹英社区记者看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暑假,“留守儿童之家”里的阅览室、图书室和健身房都经过了重新装修。小妍廷正安静地坐在阅览室里备考复习,偶尔遇到不会的题目,她就举手示意、让志愿者老师上前辅导,待做完题目,她就脱掉鞋子冲进活动室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暑假我也有自己的‘补习班’,等开学了我也能向同学显摆‘爸妈’带我去的地方了,我觉得现在过得和其他同学没啥不同。”她说。
据不完全统计,延边州朝鲜族目前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0万人左右,留守儿童超过3万人,而仅仅通过延吉市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就为近9000名留守儿童提供了悉心的关怀和照料。
“暑假期间,我们会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我们也会免费为其提供帮助。”王淑清说,“只有不忽视这些孩子精神文化的满足和道德习惯的培养,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